首頁 - 法務指南 - 創業經營 - 或許你與商圈大佬的差別只是一個法律智囊團的距離
發表于:2018-06-22閱讀量:(2179)
商場如戰場。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除了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外,來自內在的與周圍的各種虎視眈眈的法律風險也決定著企業的未來。
▌作為企業經營者,無時不刻在想著如何做出好產品,怎樣才能有效地管理員工,如何將公司做大做強……以至于分身乏術,無暇顧及各種潛在的法律風險。歐洲有這樣一句諺語:“因為一根馬蹄釘,輸掉一場戰爭”,治理企業也是如此,如果企業不重視“小小的”的法律風險,那么,它很可能會擴大到無力回天的地步。因此,企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專業人士將潛在的法律風險扼殺在搖籃里,而這個專業的人正是—企業法律顧問。
▌在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企業的法律顧問制度都比較完善。在歐洲的大中型企業,普遍建立了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法國某石油公司設有350多名企業法律顧問,德國西門子公司在全球有企業法律顧問360多人。歐洲每千名企業員工所對應的法律顧問數為1.4人,每名企業法律顧問所對應的輔助人員為0.8人。美國的大小公司都請法律顧問,公司運作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法律顧問。可以說,在美國,企業從成立那天開始就離不開法律顧問。有很多場合,企業老總都委托法律顧問出席。
▌因此,在發達國家企業治理結構中,法律顧問制度被稱為“金拐杖”。他們靠著這個“金拐杖”不僅促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也使企業的資本在世界得到了擴張。
▌而在我國,雖然在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設立了法律顧問,也基本建立健全了企業法律顧問制度,但很多中小企業的法律意識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基礎之上,也有一些中小企業覺得不需要企業法律顧問,甚至認為,只要經營時謹慎小心以及有強大的公關背景就能夠避免法律問題的出現,或者即使出現了問題也能夠輕易“擺平”,如果遇到實在難以逾越的法律問題時,再高價聘請社會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以事后補救的方式解決法律糾紛。其實,這種觀念是存在誤區的。
讀書分割線
處于發展關鍵階段的中小企業,更需要法律顧問來為企業經營抵擋諸多法律風險,事先防范永遠優于事后彌補,亡羊補牢不是上策,未雨綢繆才是智者的行為。
那么,您的企業聘請法律顧問了么?
易法通
專注中小企業法務10年
100余位擅長不同領域的專業法務人員
以分工協作的方式為80萬注冊用戶提供傾心服務
我們的企業法律顧問服務包括以下三種形式:
企業包月法律顧問
5000元/月,法律咨詢不限次數,合同擬審不限份數:在股權事務、用工糾紛、規章制度審查、債務催收(限5份律師函)、訴訟仲裁事務管理、風險評估報告等;
常年企業法律顧問
25800元/年,法律咨詢不限次數,合同擬審不限份數:在股權事務、用工糾紛、規章制度審查、債務催收(限6份律師函)、訴訟仲裁事務管理、風險評估報告、商標注冊(限5件)、律師上門提供法律服務(限4次)等;
一站式企業法律顧問
40800元/3年,除了日常企業法律顧問處理事務外(15件商標注冊,不限咨詢次數,不限合同份數),還有私人法律顧問……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