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務指南 - 創業經營 - “腹黑員工”泄漏公司機密,罰了20萬還不夠公司賠的!
發表于:2019-07-19閱讀量:(2557)
近年來,侵犯商業秘密的事件越來越多,有數據顯示,企業數據和商業機密泄露事件80%都來自內部員工。
| 案例
小李,曾經是某資產管理公司的一名小職員。2015年6月進入公司,擔任公司IT,主要負責的是日常電腦維護的工作。
2017年8月,因考勤問題與公司人事部負責人發生沖突,雙方矛盾激化。
后來,氣不過的小李伙同公司原來的部門同事小張,利用工作之便將放于公司財務室的客戶資料偷偷拍攝,非法獲取了電腦中所存的客戶資料。
經查,小李這種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給公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法院最終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小李繳納處罰金20萬人民幣。
一、七大商業秘密泄露的途徑
1、員工離職拷貝帶走資料;
2、員工因電腦中病毒等無意泄密和惡意將商業信息發到企業外部;
3、競爭對手通過收買方式竊密;
4、黑客和間諜竊密;
5、文檔權限失控失密;
6、設備丟失和維修失密;
7、對外信息發布失密。
二、商業秘密如何認定
1、秘密性。
商業秘密的秘密性是相對的,只要不屬于在同行業中眾所周知,只有一些負有保密義務的人知曉該信息和其他人用正當合法手段獲取該秘密的,只要他們沒有公開,這個信息就可以被認定為是具有秘密性的。
2、新穎性。
只要這個信息客觀上不是本行業內眾所周知的普通信息,哪怕是保持最低不同性的信息都可以構成商業秘密,即這個信息要具有一定的創造性,但對這個創造性的要求非常低。
3、價值性。
商業秘密價值性既包括現實存在的經濟利益,也包括將來的使用而體現出來的經濟利益及競爭優勢。
4、實用性。
具體表現為生產技術、工序等信息在一定行業、生產方法或技巧中運用實施的可行性。商業秘密權利人通過運用該信息能夠帶來經濟上的利益或某種市場競爭優勢。
5、保密性。
商業秘密的保密性要求權利人不僅在主觀上要有將商業信息作為保密對象的意識,而且在客觀上也采取了相應的保密措施,如制訂保密制度、簽訂保密合同等。
三、賠償數額
商業秘密涉及公司利益,所以泄露商業秘密的行為是犯法的,如果給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公司可以起訴要求賠償損失,法院會根據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考慮,在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確定一個賠償數額。
所以,侵犯商業秘密的代價還是蠻高的,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的好。
四、防范措施
此外,公司也應當根據自身所需不斷完善相關制度。
通過及時核查商業秘密,明確外來人員來訪制度,明確并限定保密區域人員,對商業秘密劃分保密程度,明確不同密級信息的可接觸人員。
運用現有的其他技術手段保護電子信息(比如后臺監控、員工企業郵箱收寄的郵件自動備份、公司電腦主機閉口無法外插儲存器下載資料等)。
應和涉密者簽訂協議等措施來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維護公司利益。
五、員工保密協議范本
雖然說員工本身就有為公司保守秘密的義務,但一份詳細走心的保密協議確實是可以更好地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可是,在現實操作中,由于簽署保密協議時,對合同內容疏忽大意,常常出現如下問題:
1.保密協議簽署不規范,發生糾紛時舉證維權難
2.保密范圍時間不明晰,商業秘密損失難以挽回
3.損害賠償責任與違約金傻傻分不清
易法通友情提醒: 泄露商業機密屬于犯法行為,從業者應當自覺遵循企業相關的規章制度,不要做與職業道德相背離的違法行為。
同時,企業也要做好相應的商業秘密保護措施,當發現商業秘密被侵害時,要及時收集證據向法院起訴,若已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要積極向公安機關報案,要學會通過法律武器來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易法通在此為大家提供免費范本下載 ? 最新實用標準版 保密協議范本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