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務指南 - 合同糾紛 - 團購價149元錯標成1.49元 百萬損失誰擔責?
發表于:2015-03-13閱讀量:(2451)
3月9日晚21時許,福州水果電商“果然如此”的山竹團購活動因操作失誤,1份6斤裝的山竹從149元“驟降”到1.49元/份,開團3個小時,8000份山竹就被一搶而空。如果全部發貨,損失將超過百萬元。
“到目前為止,總共聯系上200多個客戶,其中有不到100人愿意適當補差價或者讓我們退還貨款來處理。”蔡宜軍說。然而,剩下的大部分聲音卻很堅持,“有個客人買了十幾份,我們打電話去溝通時,對方堅持說再不發貨就要投訴我們。”
一、消費者的意見
當時團購了近400份山竹的孫先生表示已經接到商家的客服電話。但他認為,商家的錯誤不管有心無心,都不該由消費者來承擔。“我們作為消費者已經購買并且付款了,接下來就是商家來完成發貨的義務。事后再告訴我們是價格打錯需要補價,這種說法我不能接受。”
單從法律的角度看,孫先生的話不無道理。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該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孫先生和水果電商之間的買賣行為符合合同生效的要求。又根據《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因此,孫先生有權要求水果電商履行已生效的合同。
二、“重大誤解”合同的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向法院提出撤銷。此事所建立的合同,符合“重大誤解”的范疇,因此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合同。
三、出于“情懷”甘愿為錯買單
“果然如此”的蔡宜軍坦言,事情發生后,他們也第一時間向法律界的朋友請教,也知道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合同,但是出于某種“情懷”,他們不愿意這樣做。“雖然也知道向法院提出申請的話,撤銷合同的概率很高,但是從我們自己心里,總覺得還欠消費者一些什么,心里過意不去。”蔡宜軍說,主動向消費者解釋、解決問題,能夠體現他們的誠意,而強制終止合同,對于這個剛剛起步的品牌來說,可能殺傷力更大。
本文版權歸易法通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否則我公司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