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務指南 - 創業經營 - 企業名稱是商標嗎?會被侵權嗎?
發表于:2016-02-18閱讀量:(3953)
擬定企業名稱是塑造公司形象的第一步,寓意要夠美好,名稱要夠簡潔明了好記,平易近人還要有檔次,好的開始,是成功地一半,企業經營的每一步都不能含糊。
企業名稱是商標嗎?不是的,但在法律保護上有諸多的相同之處。二者都是運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區別標志;都是通過法律賦予專用權的辦法達到保證商品和服務的質量、維護企業信譽、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目的;有些情況下,二者合二為一,如著名的“聯想”、“海爾”,既是商標,又是企業名稱的核心——字號。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混淆,畢竟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還是有區別的:
第一,登記注冊的法律依據不同。
注冊商標是依照商標法規定進行注冊,而企業名稱則依照公司法、各種性質企業規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進行登記的。
第二,取得方式不同。
在我國,對商標實行自愿注冊與強制注冊相結合的原則,其做法是除按規定某些特定商品必須使用注冊商標以外,一般商品的商標采取自愿注冊原則,即注冊的享有專用權,未注冊的仍可使用,但不享有專用權;而對企業名稱,未經核準登記的名稱不準使用,也就不享有名稱權。
第三,權利特征和內容不同。
商標權是工業產權,只具有財產權的特征,不帶有人身性,而企業名稱權是一種兼有人身權和財產權特征的權利。所以,企業名稱權一般不允許單獨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
企業名稱使用過程中也會遭受到侵犯嗎?
1、被他人非法使用企業名稱
企業名稱權是一種獨占使用權,除企業自身外,其他企業未經權利人許可不得使用該名稱,否則構成侵權。
(1)非法使用他人企業名稱權的行為以冒用他人企業名稱和盜用他人企業名稱兩種較為典型。冒用他人企業名稱,雖經過了此事的許可,可為了自己企業的利益還冒名做了彼事;盜用他人企業名稱是指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以他人企業名稱進行營利活動,給權利人帶來不利益的行為。
(2)行為人故意將自己的企業名稱與他人的企業名稱相混同,給企業名稱權利人造成實際損失的行為也是非法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的侵權行為。
若是商標與企業字號的使用沖突,能否造成消費者誤認混淆 (包括產生混淆的可能性),就要以侵權行為發生時的有關事實為依據,同時還應當考慮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渠道和方式;雙方所經營的商品或者服務的類似程度以及消費者購買時的注意程度;是否有證明已經造成了實際混淆;被告人是否具有利用或者損害他人商譽的行為等等,綜合所有作出判斷。
侵權與被侵權的商標的那些事你可知?
2、不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的行為。
企業名稱經部分或整體轉讓后,受讓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期限使用他人企業名稱,應當使用而未使用的行為,同樣是侵犯他人企業名稱權的行為。應當使用而未使用會導致企業名稱浪費,想使用此名稱的人無法申請。
3、非法干涉企業轉讓名稱權。
企業名稱是一種人身權?!睹穹ㄍ▌t》規定了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并且在《企業名稱管理規定》中,第23條規定,“企業名稱隨企業或者企業的一部分一并轉讓,企業名稱只能轉讓給一戶企業。企業名稱的轉讓方與受讓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或者協議,報原登記主管機關核準。企業名稱轉讓后,轉讓方不得繼續使用已轉讓的企業名稱。”因此,企業名稱轉讓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企業名稱雖不是商標,但也是收到各種法律保護的,取名需謹慎,謹防無意識侵權或者被侵權。如有需要,易法通企業法律顧問隨時靜候您。
轉讓這件不小的大事!
本文版權歸易法通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否則我公司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