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務指南 - 其他文章 - 在校生現艾滋病,法律如何保障其隱私權?
發表于:2015-03-16閱讀量:(2928)
截止2014年年底,寧波在校學生中已經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多例,大部分是高校學生。面對如此可怕的病,人人懼怕,那么在對于那些不幸患上此種病的人們,我們又該如何保護他們的隱私呢?下面就由小編帶您來了解下我國法律法規對艾滋病患者隱私權保護的相關規定。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簡稱 HIV ,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4淋巴細胞作為攻擊目標,大量吞噬、破壞T4淋巴細胞,從而破壞人的免疫系統,最終使免疫系統崩潰,使人體因喪失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而發病并死亡。科學家把這種病毒叫做“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12年至13年。在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們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便能夠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二、艾滋病患者是否享有隱私權?
保護艾滋患者的合法權益,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護他們的隱私權。因為早在1988年中國發布的《艾滋病監測管理的若干規定》就明確指出任何單位與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屬,不得將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關個人的情況公布和傳播以防止社會歧視。《關于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見》也明確規定要嚴格保密制度,保障艾滋病病人的合法權益,嚴禁侵犯滋病病人的個人隱私。由此可見,艾滋病患者是享有隱私權的。
三、我國法律如何保護艾滋病患者的隱私權?
《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三十九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進行艾滋病流行病學調查時,被調查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執業醫師法》《侵權責任法》等規定,醫生在執業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來保護患者的隱私,否則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由此可見,我國法律對艾滋病患者的隱私是有保護的。
最后,小編要說,艾滋病很可怕,自覺自愛保護自己才是王道。
相關法律:
《艾滋病防治條例》
第三十九條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進行艾滋病流行病學調查時,被調查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公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信息。
本文版權歸易法通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否則我公司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