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15-05-18閱讀量:(2366)
勞動爭議當事人在申請勞動仲裁時,有必要知道勞動仲裁的受理范圍,才能更好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那么,勞動仲裁的受理范圍包括哪些?哪些情況屬于不予受理的范圍呢?小編將在下文作出整理。
一、受理范圍
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對于勞動仲裁的范圍作出了詳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在勞動關系維持過程中,許多人比較關心的是勞動合同和勞動報酬引起的爭議。在發生這些爭議時,當事人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
二、不予受理的范圍
我國法律直接通過直接列舉的方式規定了勞動仲裁的受理范圍。不過,勞動仲裁申請時也存在著不予受理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一)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
(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參加工作時間認定、出生年齡確認、工齡折算、特殊工種認定、退休審批、退休基本養老保險或者退休金待遇等發生的糾紛。
(三)在校學生勤工儉學、參加生產性實習見習與所在單位發生的糾紛。
(四)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改制改革引發的職工下崗、經濟補償金、下崗生活費、勞動關系確認、連續工作年限計算、整體拖欠工資及社會保險參保繳費等糾紛。
(五)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補辦人事檔案的。
(六)勞動者僅請求用人單位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
(七)其他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不屬于勞動爭議案件的。
可見,申請勞動仲裁并不是隨便什么情況都可以申請的。法律對此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總而言之,勞動爭議當事人在申請勞動仲裁時,應當注意相關規定,要在勞動仲裁的受理范圍內提起申請,以免白費功夫。
更多的勞動仲裁知識文章,您可點擊繼續查看:
↓↓
本文版權歸易法通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否則我公司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