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務指南 - 合同糾紛 - 防范采購風險的主要對策
發表于:2015-08-05閱讀量:(3220)
在采購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我們把這些意外稱之為采購風險。采購風險包括人為風險、經濟風險和自然風險。如果不對這些風險加以防范,通常都會影響采購預期目標的實現。那么防范采購風險,有哪些對策呢?
一、應建立與完善企業內控制度,加強教育,提高素質。
應建立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與程序,加強對職工尤其是采購業務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不斷增強法律觀念,重視職業道德建設,增強企業內部的風險防范能力,從根本上杜絕合同風險。
二、加強對物資采購招標與簽約監督。
(一)檢查物資采購招標是否按照規范的程序進行,是否存在違反規定的行為發生。采購經辦部門和人員是否對供應商進行調查,選擇合格供應商。
(二)加強簽約監督。
檢查合同條款是否有悖于政策、法律,避免合同因內容違法、當事人主體不合格或超越經營范圍而無效;
通過資信調查,切實掌握對方的履約能力;
對那些不講效益、舍近求遠、進入情貨等非正常情況嚴格審定;
審查合同條款是否齊全、當事人權利義務是否明確、有否以單代約、手續是否具備、簽章是否齊全。
簽訂合同必備! 《簽訂采購合同的注意事項》
(三)加強對物資采購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
全過程包括從計劃、審批、詢價、招標、簽約、驗收、核算、付款和領用等所有環節的監督。重點是對計劃制定、簽訂合同,質量驗收和結賬付款四個關鍵控制點的監督,以保證不弄虛作假。
全方位的監督是指內控審計、財務審計、制度考核三管齊下。
科學規范的采購機制,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物資采購價格,提高物資采購質量,還可以保護采購人員和避免外部矛盾。
1、加強對物料需求計劃,物資采購計劃的審計。
審查企業采購部門物料需求計劃,物資采購計劃的編制依據是否科學等等。
2、做好合同鑒證審計。
(1)審查簽訂經濟合同當事人是否具有主體資格,是否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2)審查經濟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3)審查經濟合同主要條款是否符合國家的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要求。
(4)審查經濟合同主要條款是否完備,文字表述是否準確,合同簽訂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如何審查?你需要一份,合同范本!→ 《采購合同》
3、做好對合同臺帳、合同匯總及信息反饋的審計。
如果合同丟失,那么在處理時會失去有利的地位而遭受風險。因此,加強合同管理也是控制合同風險的一個重要方面。
加強合同管理,你需要看→ 《如何做好采購合同管理?》
4、加強對物資采購合同執行中的審計。
(1)審查合同的內容和交貨期執行情況,是否做好物資到貨驗收工作和原始記錄,是否嚴格按合同規定付款。
(2)審查物資驗收工作執行情況,是否對物資進貨、入庫、發放過程中,都要對物資進行驗收控制。
(3)對不合格品控制執行情況審計,發現不合格應及時記錄,并采取措施。
(4)重視對合同履行違約糾紛的處理。
5、加強對物資采購績效考核的審計。
建立合同執行管理中各個環節的考核制度,把采購任務和各項相關工作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個人,結合經濟效益進行考核,以盡量避免合同風險的發生。
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
本文版權歸易法通所有,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必須保留網站名稱、網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隨意刪改文章任何內容,否則我公司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