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16-08-26閱讀量:(2071)
巴中市巴州區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5)巴州民初字第2319號
原告何某某,男,生于20**年,漢族,學生,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
法定代理人楊某瓊(系原告之母),女,生于19**年,漢族,初中文化,居民,住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
法定代理人何某成(系原告之父),男,生于19**年,漢族,大專文化,農民,戶籍地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
委托代理人張科旭,四川宏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巴中市巴州區宕梁街道辦事處楊壩社區居民委員會某居民小組。
負責人趙某平,男,生于19**年,漢族,初中文化,某居民小組組長,住巴中市巴州區。
委托代理人李鵬祥,巴中市巴州區化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本院于2015年8月27日立案受理了原告何某某與被告巴中市巴州區宕梁街道辦事處楊壩社區居民委員會某居民小組(以下簡稱”某居民小組”)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一案,原告何某某的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理人張科旭,被告某居民小組的負責人趙某平及其委托代理人李鵬祥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何某某訴稱:原告之母楊某瓊有姐妹二人,均系被告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原告于2002年5月31日出生后隨母依法取得了巴中市巴州區楊壩村戶籍。2002年原楊壩村委員會以村民代表大會的形式做出了”雙女戶轄區只享受一個子女及配偶和兒女的所有分配權利,另一子女只享有本人及一個子女的分配權利”的村規民約,導致原告成了”編外村民”,被告便以此長期被非法剝奪了在該集體經濟組織中應當享有一切經濟利益。現起訴要求1、確認原告享有集體經濟組織收益的分配權。2、判令被告補償原告自出生之日起至起訴之日止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款8000元。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某居民小組辯稱:1、我居民小組作為訴訟主體不適格。根據《村民組織法》相關規定進行自治,群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是一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自治。2、原告沒有依法取得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原告雖然有戶籍在我轄區,但其出生已違反了國家的基本國策和法律的規定,其父母亦沒有繳納社會撫養費,原告出生后被告已經貫徹實施了第二輪土地、林權等一系列的承包經營權至今都沒有做過大的變動和調整。2002年召開的居民大會通過了”雙女戶”在轄區內分配權利。原告在不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情況下而請求參與分配權不符合法律的規定。
經審理查明:原告何某某的外祖父楊某宣和外祖母趙某菊均是被告某居民小組的成員。楊某宣與趙某菊生育了兩個女兒,長女楊某瓊和次女楊某瓊。楊某瓊與巴州區曾口鎮堰龍村的何某成結婚后,楊某瓊戶籍仍留在被告某居民小組。楊某瓊婚后生育了長女何某甲,又于2002年5月31日生育原告何某某。何某甲和何某某的戶籍均隨其母親楊某瓊落在了被告巴中市巴州區宕梁街道辦事處楊壩社區居民委員會某居民小組。原告之母親楊某瓊系被告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被告某居民小組分得了宅基地、生產資料,并在被告某居民小組居住生活。2015年1月20日,某居民小組社員代表會議討論作出分配決定:”…….2、從今日起如有離婚者,隊上必須馬上下去女方的戶口,不參加四組分配。雙女戶認一母一子。…….4、小孩未上戶的,不參加四組分配,上了戶口后才能參加集體分配。……。”庭審中,被告稱2002年8月對于被告集體經濟組織收益的分配問題,被告某居民小組就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一項村規民約:”雙女戶轄區只享受一個子女及配偶和兒女的所有分配權利,另一女子只享受女子本人及一個子女的分配權利。”因此,原告家庭一直只有原告的母親楊某瓊和姐姐何某甲享受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收益分配權,原告何某某一直未予以分配。
同時查明:自原告何某某2002年出生以來,被告某居民小組的土地承包方式未進行過變更。
以上事實,有原告的陳述、被告的答辯,原、被告的身份證明,居委會回復,庭審筆錄等證據在卷佐證。本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公民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原告何某某的母親楊某瓊具備被告某居民小組的成員資格,在被告組織內分得了生產資料,取得了宅基地,也在某居民小組居住生活,并以生產資料為其基本生活來源。原告何某某出生后也落戶在被告某居民小組,原告出生以來土地承包經營方式一直未變更過,庭審中,原告未向本院提供其享有被告集體經濟組織生產資料并以生產資料為其基本生活來源的相應證據。現原告方主張被告應補償其分配款8000元,但亦未向本院提供其出生后被告集體組織成員享有的分配款項的性質和分配款項中含原告應享有份額的相應證據。故對于原告主張分配8000元,缺乏事實及法律上的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再者本案系侵權之訴,原告主張確認享有被告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權的訴請,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何某某的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50元,由原告何某某、楊某瓊、何某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四川省巴中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 青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書記員 趙海燕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