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務指南 - 律師案例 - 孟某某與張某甲、張某乙侵權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發表于:2016-12-15閱讀量:(1500)
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4)廊民一終字第1588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乙,農民,
委托代理人王偉東,河北王偉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孟某某,農民。
委托代理人竇興文,河北周建軍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某甲、張某乙與被上訴人孟某某侵權糾紛一案,河北省大城縣人民法院作出(2014)大民初字第676號民事判決。上訴人張某甲、張某乙對該判決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2002年11月6日,原告孟某某與大城縣留各莊鎮某某村委會經協商簽訂土地租賃合同一份。合同約定,某某村委會將位于該村村北大窯坑子(地名)北頭,加油站以西,龍干大渠以南1980平方米的土地租賃給原告使用,租賃期限為十五年,即從2002年11月6日至2017年11月6日。租金為每年每畝600元。租金交納方式為每三年交納一次,直至全部租金交清為止。雙方口頭約定原告租地的用途為養牛。合同簽訂后,雙方已按合同實際履行。以上事實有原告與某某村委會簽訂的租賃合同及原、被告陳述等證據予以證實。2013年3月16日,原、被告經協商對下列事項達成協議:原告將上述土地中位于西南角位置約800平方米的土地及地上所建廠棚轉租給二被告用于玻璃棉加工。雙方未簽訂書面租賃合同。上述協議達成后,原告已將土地及地上所建廠棚交付二被告使用,另還將兩間辦公室也交付二被告使用。原告收取二被告一年租金10000元。2013年4月二被告在租賃土地內又自行在原告原有廠棚北側建造彩鋼結構廠棚一個,該廠棚南北長13.8米,東西寬12.8米。訴訟中雙方對于土地租賃期限、實際交付土地廠棚及辦公用房面積以及租金等事項陳述不一致。對于租賃期限,原告開始稱雙方對租賃期限的約定為一年,后又稱雙方未明確商訂租賃期限。而二被告稱,雙方商訂租賃期限為三年,即從2013年3月16日至2016年3月16日。對于實際交付土地、廠棚及辦公用房的面積原告稱實際交付800平方米,而被告稱只有450平方米左右。對于租金,原告稱只是讓被告交納了2013年3月16日至2014年3月16日一年的租金10000元,而二被告稱,第一年的租金是交納現金10000元,第二、三年的租金用被告在上述土地內建造的鋼結構廠棚抵頂,即到期后該廠棚的所有權歸原告所有。原告為此提供證人王某甲、王某乙書面證明材料各一份,王某甲并出庭作證,王某乙沒有出庭。王某甲的證言證實雙方沒訂書面合同,被告交付一年的租金,雙方沒有商訂租賃期限,但以上證言均是聽原告述說而來。王某乙證言證實被告租用的場地面積為600-800平方米,用途是做玻璃棉加工。2013年12月30日原告要求二被告在一年期滿時搬離。被告對此兩份證人證言均有異議,稱王某甲的證言是聽原告訴說而來,并未得到被告的認可,故對該證言的真實性和關聯性均不認可。而證人王某乙未出庭,沒有接受法庭和原被告的詢問,因而認為該證言不具法律效力。被告為此提供被告張某乙和原告孟某某之間的錄音資料一份以及證人張某甲、張某乙、張某丙的書面證明三份,三證人均未出庭。被告所供錄音中多次提到租賃期限,但雙方始終未確定租賃期限為幾年。原告對二被告提供的以上證據均有異議,稱錄音不能說明原被告曾經達成租期為三年的口頭協議,只能證明雙方曾對租期協商過。三個證人均未出庭,三份證人證言均屬傳來證據,因而對三份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均不認可。以上事實有勘驗現場圖、證人王某甲、王某乙、張某甲、張某乙、張某丙證言、原告和被告張某乙之間的錄音資料以及原、被告陳述等證據予以證實。訴訟過程中,對被告所建廠棚的現在價值曾征詢過原、被告雙方的意見,原告稱該廠棚在2013年4月建造時總共花費18500元,現在價值15000元,并稱如果所定價值合理其愿意接收此廠棚。而二被告稱在去年4月建造時,總計花費25000元,現在價值20000元,并稱愿將廠棚留給原告,如果將廠棚留給原告,要求原告給付20000元。
原審認為,二被告租賃原告享有使用權的土地、廠棚和辦公用房但未簽訂書面租賃合同,而對于租賃期限雙方又陳述不一致,雙方所提供的證據,對方均存在異議,證據均不充分,故認定雙方之間的租賃為不定期租賃。原告可隨時要求與二被告解除合同,但應給二被告一定的準備時間。關于二被告租賃原告土地、廠棚及辦公用房等場地的面積問題,雙方對此均未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故對雙方所主張土地廠棚及辦公用房等場地的面積均不予認定,二被告在使用期間內,未對此與原告提出異議,視為所租場地面積符合雙方約定。對于二被告所建廠棚,考慮廠棚的效用以留給原告使用,原告按廠棚的現有價值給被告相應的補償為宜。考慮原、被告對廠棚價值的陳述,酌定該廠棚價值按17000元計算。關于原告訴求中所提損失,可參照雙方所訂原租賃費用由被告予以支付。
一審判決,1、解除原、被告之間的租賃合同,限二被告在本判決生效后20日內將其除自建廠棚外的物品搬出所租原告區域。2、二被告所建廠棚歸原告所有,由原告一次性支付二被告廠棚價值款17000元。二被告給付原告自2014年3月16日至判決之日租用原告土地、廠棚、辦公用房租金4167元。相互折抵后,由原告給付二被告款12833元。判決生效后20日內付清。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二被告負擔。
判決后,上訴人張某甲、張某乙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發回重審和改判,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其理由是:1、一審判決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為不定期租賃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實際是為期三年的定期合同。2、一審判決違反訴訟程序。被上訴人所出租的場地屬于轉租、且改變了用途,其轉租行為不合法;一審法院未經評估和鑒定,僅憑審判人員主觀認定上訴人所建廠棚為17000元,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被上訴人孟某某辯稱,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二審審理查明,本案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供新證據。
本院認為,關于租賃協議的期限,根據法律規定,租賃期限為六個月以上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未約定期限或約定不明確,應視為不定期租賃。本案中,雙方當事人未簽訂書面協議,上訴人主張與被上訴人達成為期三年的口頭協議,被上訴人不認可,上訴人又未能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其主張,一審判決符合法律規定,對上訴人的第一項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上訴人所建廠棚的價值,一審中被上訴人認可現在價值15000元,并愿意接收此廠棚。被上訴人認可現在價值20000元,一審法院考慮原、被告對廠棚價值陳述及廠棚的效用,酌定該廠棚價值按17000元計算,并無不妥。關于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轉租行為不合法的上訴理由,在本案中并不影響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承擔,一審判決并無不當。綜上,故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上訴人張某甲、張某乙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 強
審 判 員 張良健
代理審判員 梁志斌
二〇一五年一月五日
書 記 員 于學嬌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