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務指南 - 律師案例 - 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與馬某某不當得利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發表于:2016-12-27閱讀量:(1832)
延安市寶塔區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14)寶民初字第01630號
原告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建筑公司),住所地:延安市寶塔區七里鋪。
法定代表人紀某某,系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董占德,陜西益能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馬某某,男,19**年*月*日出生,延安市寶塔區南關社區南坬居委居民,現下落不明。
原告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訴被告馬某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董占德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馬某某經本院公告送達開庭傳票,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建筑公司訴稱,原告系國有房屋建筑工程總承包二級建筑施工企業,是經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門登記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法人。2009年6月25日,原告與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施工承包合同》,取得了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靖邊至黃陵段天然氣管道線路安全加固工程二標段施工承包權。原告指派其公司員工第十四工程處處長馬某某為該工程駐工地代表,并與馬某某簽訂了《工程項目承包合同》。該合同載明:承包期內發生的所有債權、債務均由承包方負責追索和償還,公司不負任何連帶責任;承包方與社會上產生的一切糾紛及法律責任,由承包方全權負責處理,并承擔包括刑事、民事賠償在內的一切責任。被告取得了該工程的經營管理權,又以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第十四處的名義與延安星海商貿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與安塞世全油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了《工程承包協議》,將其承包經營的工程與上述兩公司合作開發。工程竣工后,被告從原告處將工程款1178027.1元全部領走。被告的合作伙伴延安星海商貿有限公司及安塞世全油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與被告結算后,要求其支付該工程墊資及應得的利潤時,被告以其未領取工程款為由拒絕向其合作伙伴支付相應款項。其兩合作伙伴轉而將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列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按其以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第十四處簽訂合同的約定支付款項。受訴法院認為:十四處系原告所設立的分支機構,十四處對外簽訂的合同應當認定系原告的行為,原告對此應承擔法律后果,并負有向十四處訂約對方支付工程款的義務。判決原告向被告的二合作伙伴支付墊資款及利潤共計1013857元。原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了一審判決。原為維護合法權利又向陜西省高院申請再審,要求撤銷一、二審判決,并發回重審,2012年12月23日,陜西省高院作出裁定,駁回原告的再審申請;2013年2月生效判決所確定的款項也被法院強制執行。被告侵害公共財產,導致原告重復支付該工程款。
原告認為,被告應將在原告財務部門所支取的工程款,支付給延安星海商貿有限公司及安塞世全油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但其將工程款非法據為己有,給原告造成巨大損失,被告應將其所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原告,請求依法判令被告返還不當得利1178027.1元。
原告建筑公司為證明其訴請理由成立,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原告與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的二標段《施工承包合同》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第十四處與延安星海商貿有限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書》、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第十四處與安塞世全油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的《工程承包協議書》、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工程項目承包合同》、轉賬支票及領款條、民事判決書四份、民事裁定書一份、執行通知書、裁定書、付款憑證各兩份。證明被告應當返還原告不當得利1178027.1元。
被告未行答辨,在舉證期限內未向本院提交證據。
本院對以上證據審查后認為,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第十四處與延安星海商貿有限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書》、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第十四處與安塞世全油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的《工程承包協議書》經法院生效的民事判決書確認,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工程項目承包合同》、原告與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的二標段《施工承包合同》可以證明被告作為原告分支機構的負責人分包原告承攬的工程,轉賬支票及領款條證明被告實際從原告處領取工程款1162320.1元,執行通知書、裁定書和付款憑證證明原告分別向延安星海商貿有限公司支付958276.06元(其中案件款912457元),向安塞世全油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支付110230元(其中案件款101400元),本院對以上證據依法予以認定。
經審理查明,被告系原告下屬的第十四工程處處長。2009年6月,原告與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施工承包合同》,原告與被告簽訂《工程項目承包合同》,將靖邊至黃陵段天然氣管線安全加固工程分包給被告。扣除工程管理費后,2010年3月12日被告馬某某從原告處領取工程款1162320.1元。被告以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第十四處的名義與延安星海商貿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與安塞世全油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了《工程承包協議》,將其承包的工程與上述兩公司合作開發,上述兩公司將其與被告的糾紛訴至法院,判決生效后經法院強制執行扣劃原告向上述兩公司分別支付工程款958276.06元(其中案件款912457元)和110230元(其中案件款101400元)。
本院認為,原告將工程分包給被告的事實清楚,有雙方簽訂的《工程項目承包合同》為證。被告從原告處領取工程款后,以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第十四處的名義分別與延安星海商貿有限公司和安塞世全油田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但未向以上兩公司支付相應工程款,以上兩公司將原告訴至法院,判決后,原告被法院強制執行,現被告獲得該工程款中含以上兩公司的工程款沒有合法根據,因其未給兩公司付款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應當予以賠償,原告要求被告返還應付以上兩公司的工程款及因執行該工程款的訴訟費、執行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不當得利的數額應當以法院扣劃原告的金額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馬某某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次性向原告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返還1068506.06元。
二、駁回原告延安市某某工程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5402元,原告已預交,實際由被告馬某某承擔。
如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陜西省延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馬志斌
代理審判員 殷冬冬
人民陪審員 劉 強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四日
書 記 員 殷 振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