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藍色字體下載后有風險提示)
合同編號:
甲方(需方):
乙方(供方):
風險提示:
仔細審查合同相對方是否具有簽約資格和履約能力,避免相對方惡意欺詐或無力履行合同而導致損失。
在簽約前應保留對方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并盡量通過工商部門查詢了解其真實情況,還可以通過電話、網絡查詢,最好親自上門察看一下,盡可能多地了解對方的資格、信用狀況、留意對方的營業執照是否年檢,是否是假執照、單位經營(辦公)場所和登記的是否一致,股東構成如何,是否有不良記錄,要求提供經審計的財務報告來判斷經營狀況等。
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本著平等互利、誠實守信的原則,就乙方向甲方提供產品,達成如下協議:
風險提示:
合同訂立應采取書面形式并使用比較標準的合同范本或采用自己一方提供的范本。因為非書面形式在發生糾紛時不好確定責任,也為免被人利用進行欺詐,訂立合同應盡量采用書面形式。
合同的內容應合法,且能充分保護自身權益,避免不利條款。根據合同雙方力量的對比,盡可能爭取相對有利的合同條款,不要簽義務多、責任重、權利少的一邊倒的合同。仔細審核合同主要條款是否齊全,力求用語準確、清晰、避免歧義,嚴防筆誤、涂改。
第一條 品種、等級、質量及包裝
1、乙方為甲方提供的產品品種為:
2、等級和質量:乙方為甲方提供的產品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質量標準并達到甲方的質量要求,在簽訂協議前必須提供產品的“三證”。農產品中所明示的“有機產品”、“綠色產品”、“無公害產品”等產品質量標志,乙方必須在簽訂協議前提供有關部門頒發的有效證書。
3、包裝:
第二條 交貨日期、數量及價格
供貨數量:視甲方的加工、烹飪需求而定,采購時,甲方提前1天通知乙方,乙方如不能及時供貨,須及時告知甲方。
風險提示:
應明確約定付款的時間。模棱兩可的約定會給合作方找到拖延付款的理由。如約定“乙方在收貨后一次性付清款項”,此約定只有始期,即“收貨”,無終期,即到底是收貨后當日/當時支付款項,還是收貨后一日/兩日/十日內付清?應該有明確的始期和終期。
供貨時間:按照甲方指定時間送貨。
供貨價格:乙方每周報價一次,價格應低于當周市場價格,同時不得高于本市餐飲企業所購同類同等食品及食品原料價格。
供貨質量與數量保證:
1、乙方所供的食品必須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證認可的食品檢驗機構檢驗,并附有同批次“產品檢驗報告”復印件或“合格證”,同時向甲方提供由國家相關部門頒發與該產品有關的《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等復印件,并加蓋乙方公章。
2、乙方向甲方承諾,不得提供下列食品:
(1)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
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
(2)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3)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4)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制品;
(5)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及其制品;
(6)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7)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8)未經過安全性評估的食品;
(9)無標簽或標簽、說明書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
(10)添加了藥品的食品。
否則,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由乙方負責承擔,并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3、乙方所提供的食品,由甲、乙雙方逐樣過稱,凈重量誤差范圍不得超過±3﹪,如發現有不足稱的,則當批貨物按抽樣平均重量計算。
4、驗收時,如有上述乙方向甲方承諾中包含的不得提供的食品,乙方自行收回。
第三條 交(提)貨方式、驗收和貨款結算辦法
1、產品交(提)貨方式:選擇以下第____種:
(1)乙方送貨到甲方配送中心,費用由乙方承擔;
(2)乙方直送甲方門店,費用由乙方承擔;
(3)甲方到乙方倉庫提貨,費用由甲方承擔;
(4)乙方送貨到甲方指定地點,費用由乙方承擔。
2、驗收辦法:按相關國家標準進行驗收,對符合要求的進行收購,對不符合規定標準要求的可不予收購。乙方提供給甲方的貨物數量以交貨地驗收合格的數量為準。
3、甲方驗收后,國家法定機構或者職能部門檢查或化驗不合格的,視為乙方交付貨物不合格。
4、貨款結算辦法:選擇以下第種:
(1)乙方產品交貨后,甲方應在____個工作日內,憑交貨地驗收單據及送貨憑證向乙2方支付貨款到乙方指定賬戶。
(2)雙方約定每月5日開始上一個月貨款對賬(遇法定休息日順延),乙方應在每月10日前向甲方提供□正規發票/□送貨憑證及驗收單據,甲方在收到乙方提供□正規發票/□送貨憑證及驗收單據后的7個工作日內支付貨款到乙方指定賬戶。如因乙方原因導致貨款結算不及時,甲方不承擔任何違約責任。
(3)乙方產品交貨后,甲方憑交貨地驗收單據及送貨憑證立即向乙方支付現金。
(4)甲方在簽訂合同后日內預付單次訂單總額的___%,發貨前支付單次訂單總額的____%,到貨驗收合格后支付余款。
風險提示:
如果貨物送往本地,當明確約定送貨地點,這關系到糾紛處理時法院的管轄;如果貨物送往外地,則盡量不要寫明,而應爭取約定由本地法院管轄。此外,合同中應列明收貨方的經辦人的姓名。經辦人簽收亦視買受人簽收。重新委任簽收人,須提交留有其簽名的收貨授權書。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經辦人離開后,對方不承認收貨的事實,給訴訟中的舉證帶來困難。
因現在企業人員的變動較為頻繁,當對方更換新的經辦人時,應當要求對方提供授權委托書。對于送貨到外地的賣方來說,應特別注意應盡量要求對方付清全款后再卸貨,以防止外地買方卸貨后不再支付余款,置于“貨款兩飛”的尷尬境地。
第四條 乙方的違約責任
1、乙方在交售的產品中摻雜作假,以次充好,甲方有權拒收,乙方同時應向甲方償付該批貨款總值10%違約金。
2、乙方在合同約定交貨期間違約不向甲方交貨或交貨量不足該批訂單量90%的,應向甲方支付該批貨款總值10%作為違約金,乙方還應支付超出違約金之外的損失。如因不可抗力原因,無法足量供貨的,需提前3天通知甲方,否則按違約論處。
3、因乙方逾期交貨,甲方不再需要的,由乙方自行處理,乙方應向甲方支付該批貨款總值10%作為違約金。
4、凡乙方提供的產品,雖然甲方驗收合格但國家法定機構抽檢不合格的,甲方有權退貨,乙方應向甲方支付萬元作為違約金,應承擔由此產生的費用和引起的一切責任。
5、乙方不得有任何商業賄賂和其他不正當交易行為,一經發現乙方應向甲方支付萬元違約金,且甲方有權單方面終止合同。
6、乙方有本條各款違約行為的,除承擔違約責任外,還應向甲方支付甲方主張損失所產生的各項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誤工費、律師費、交通費、查檔復印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