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法務支招“房地產訴訟仲裁”
閱讀(5085) 免費咨詢(9940581)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里,房子就等于家,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不少人再苦再累也要買一間房子安身立命。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036億元,其中,住宅投資64352億元,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7%。
房產作為重要的財產之一,也是許多人一生奮斗的目標。但是人們常因為對法律法規認識不清、開發商欺詐等等原因,致使自己陷入房地產訴訟或仲裁糾紛當中。
①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個人微信
② 關注后,發送關鍵字“干貨”2個字
③ 我給你發《勞動合同風險版》.doc
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里,房子就等于家,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不少人再苦再累也要買一間房子安身立命。201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036億元,其中,住宅投資64352億元,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7%。
房產作為重要的財產之一,也是許多人一生奮斗的目標。但是人們常因為對法律法規認識不清、開發商欺詐等等原因,致使自己陷入房地產訴訟或仲裁糾紛當中。
房地產糾紛仲裁是指民事主體就有關房地產民事權益的爭議,提交房地產仲裁機關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方式。
房地產糾紛訴訟則是相關民事主體就該房地產產生的糾紛尋求法院的幫助,解決糾紛。
一、房地產仲裁流程
1、申請仲裁。申請人向仲裁機構提交仲裁申請書,陳述糾紛的原委和自己的理由與請求,并交納仲裁費。
2、指定仲裁員。仲裁機構受理此申請后,會要求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分別從仲裁員名冊中指定一名仲裁員,這兩名仲裁員與仲裁機構指定的一名首席仲裁員組成仲裁庭,負責審查此案。
3、仲裁審理。仲裁庭根據申請人的仲裁申請書和被申請人的答辯狀決定是否開庭審理。
······
房地產糾紛仲裁是解決房地產糾紛的方式之一,它既不同于房地產行政機關的解決糾紛的方式,也不同于人民法院對房地產糾紛的審判活動。
它是一種國家承認的解決糾紛的法律制度,是具有準司法性的專業化仲裁。
一、約定仲裁。買賣雙方如果決定用仲裁方式解房地產糾紛的,應當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在購房合同中訂立有關的仲裁條款。
······
1、以房產為標的的買賣、租賃、建筑承包(包括勘察、設計、建筑)及合建、代理、居間、使用、轉讓等民事行為發生糾紛,均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且一般由房產所在地法院管轄。
2、因單位內部分配公房使用權而產生糾紛,如果是單位職工對單位分房決定有意見的,不屬法院受理范圍。
如果是受配人(或其它原舊房內應一并遷出的同住親屬)分得新房又無理占住舊房或非受配人以單位分配不合理為由而強占公房,被侵害人(包括單位和合法受配人)均可向法院起訴。
······
1、申請仲裁。申請人向仲裁機構提交仲裁申請書,并交納仲裁費。
2、指定仲裁員。
3、仲裁審理。仲裁庭根據仲裁申請書和答辯狀決定是否開庭審理;如果開庭審理,雙方均應到庭陳述自己的意見。閉庭后或不開庭直接進行書面審理后,得出最終出具仲裁裁決。
4、履行裁決。雙方應按照裁決的要求履行義務,如果有一方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則另一方有權持此裁決到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1、房屋產權憑證;2、房屋買賣合同及公證書;3、有關機關批準買賣房屋的文件;4、關于房屋交付情況的證明;5、買賣雙方交付、收取房款的憑證;6、買主身份、買房用途及房籍情況的證明;7、共有房屋的其他共有人放棄優先購買權和同意出賣房屋的證據;8、出租房屋的承租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證據。
1、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或者已審結的房地產糾紛,依據訴訟與仲裁的管轄原則是不能申請仲裁的。
2、涉及離婚、收養、監護、繼承、贈與的房地產糾紛;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房地產行政爭議,仲裁機構不受理的。
3、涉及落實政策問題的房地產糾紛,由房產管理部門解決。
4、已經過仲裁委員會審結的房產糾紛不得再次申請仲裁。
5、經過公證機關公證后發生的房地產糾紛。??
6、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的公房糾紛。
當發生房地產糾紛時,人們通過協商或調解無法解決時常會憤而選擇訴訟或仲裁,但是普通人對于訴訟仲裁的規定并不了解,容易因為不了解而錯失行使權力的機會。因而,在房地產訴訟仲裁的流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仲裁一裁終局
如果購房人與房地產商訂立了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合同條款且對仲裁機構和事項等作出了明確約定,符合了仲裁協議生效條件,購房人應據此向相應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而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如果對于仲裁結果不服的,將無法通過訴訟手段維權。
二、訴訟只能向房屋所在地法院提起
如果購房人與賣方訂立的仲裁條款無效,或者雙方明確約定以訴訟方式解決糾紛,購房人就應按民事訴訟法專屬管轄規定,向不動產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二審終審后還可申請再審或抗訴
如果您對一審判決不服,可在收到法院判決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判決雖然是終審生效判決,但若您對二審判決仍不服,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終審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請再審;或提請人民檢察院按《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依法提起抗訴。
四、注意訴訟時效的限制
按照《民法通則》第135條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您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須在法律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期限內提出,以免喪失訴訟權利。
五、注意證據的提供責任
根據《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仲裁或訴訟的須圍繞請求事項向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提交有效證據。例如,因房屋質量問題向開發商索賠的,就需要提交購房合同、開發商提供的房屋質量保證書、房屋質量與保證書不符的材料如鑒定報告、因質量問題造成財產損失的客觀證據材料等。
六、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因為訴訟或仲裁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活動,在訴訟或仲裁過程中一個環節沒處理好,很可能就會影響案件的最終結果。因此建議聘請專業律師來代理案件訴訟或仲裁,起草訴訟材料、指導收集相關證據等等,以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